生活在希望中

隨時隨地「心」五四
法鼓山主張的「心靈環保」,
主要提倡「心」五四運動,包含「四安」、「四它」、「四要」、「四感」和「四福」
透過實踐「心五四運動」,
認知不論順境、逆境都是生命中的過程,
在不安定的年代裡,只要心安就有平安。

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張
安心:在於少欲
安身:在於勤儉
安家:在於敬愛
安業:在於奉獻

以安心來作為安身的基礎原則,以安人來完成自安的功德。
因為心安定了以後,身體自然也會安定。
心理健康,身體即使有病也算是個正常健康的人;
如果心不健康,身體再怎麼好,也是有問題的,
對社會、對家庭,都可能造成困擾。

四它 解除困境的主張
面對它:正視困境的存在
接受他:接受困境的事實
處理他:以悲智處理困境
放下他:處理後心無牽掛

當遇到誘惑、威脅、危險、困擾而心生不安、恐懼,這時就「面對它」;當無法逃避時就「接受它」,然後「處理它」;
最後,不管是已經處理,或找到辦法再處理;
或者永遠無法處理,一定要「放下它」,不再有罣礙。
若能如此,不論處於哪一種狀態,我們的心都能隨意自在。

四要 自求平安的主張
 
需要的不多
想要的太多
能要、該要的才要
不能要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

「四要」的精神在於少欲知足而知足常樂。
大部份的人因為欲望永無止盡而不斷地「想要」,
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不多,尤其在不景氣的時候,
如果大家能把欲望降低一點,把希望放大一點、放遠一些,
就能夠知足快樂。

四感 與人相處的主張

感恩:使我們成長的因緣
感謝:給我們歷練的機會
感化:用佛法轉變自己
感動:用行為影響他人

一般的人都想要感化他人,但應用
正確的佛法觀念和方法來感化、轉變自己,
再用慈悲、智慧的行為來感動他人。
感恩使我們成長的任何因緣,感謝一切使我們轉化、成長自己的機會。善用「四感」,就不會對自己失望,對他人憤怒,
也不會對現實的環境產生不平衡。
幫助自己的同時,也能轉化他人及幫助他人了。 

四福 增進福祉的主張

知福:知足常樂,是最大的幸福
惜福:珍惜已經擁有的,發揮最大永續的功能,是最好的儲蓄
培福:應用擁有的資源,成就自己,利益他人
種福:盡心盡力,量力行善

人常生在福中不知福,只要活著,
除了呼吸,還有其他很多機會、因緣,更要「知福」。
既有了福澤、福報,要懂得珍惜,不浪費所擁有的有形無形的資源,
如時間、體力、健康、財富,及直接間接的各種因緣福報,
不知善加運用於自利利人的活動中,都是不惜福。
知福惜福外更要積極「培福」及「種福」。

創造快樂 擁抱幸福

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,對未來要有希望。
人生遇挫折是正常的,當我們面對挫折、面對困境,不必往最壞的地方想,而是要朝最好的方向看。
大雨天,雨總會停的。
大風天,風總是會轉向。
天黑了,明天依然會天亮。

只要心中有希望,就有平安,就有未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s52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